海报新闻记者王笑寅上海报道线下配资
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大食物观相关工作。会议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
记者梳理发现,大食物观在近年多次会议、文件中被作为重要议题提及。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树立大食物观”,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产出持续增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3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比上年增加7公斤,继续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而老百姓餐桌上的需求,也从“吃饱”升级到了“吃好、吃绿色、吃健康”。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4》指出,目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正由主食型向“粮肉菜果鱼”多元化消费模式转变。未来,中国将大幅增加动物性食品和油脂类需求,肉类食用需求总量将突破1亿吨。
大食物观具有丰富内涵,概括地说,就是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顺应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30日召开的国常会对落实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进行了具体部署。
会议强调,要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牢牢守住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拓展食物直接和间接来源,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要因地制宜开发,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着力突破品种、技术、设施装备等瓶颈制约,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食物开发附加值。
科技创新是驱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数据显示,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农业科技经费从2015年的281.90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379.65亿元,增长明显;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比2012年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亦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践行大食物观,核心路径在于科技装备创新,国家通过科技装备创新开拓食物来源途径,进而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另外人们也要树立大农业观,通过农林牧渔统筹发展,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研究员胡小鹿认为线下配资,目前,我国已形成相对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从世界第二方阵跨入第一方阵,但仍然存在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应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开展有组织科研,逐步建立起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引领能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网上配资开户观点